墙体砖用橡胶制品的硫化工艺是提升其性能的环节,在建筑应用中具有以下关键作用:
一、形成稳定三维网络结构
硫化过程中,硫磺或其他硫化剂在高温条件下促使橡胶分子链发生交联反应,形成网状交联结构。这一过程使原本松散的热塑性橡胶转变为热固性材料,显著提升抗压强度(提升50%-80%)和耐磨性。对于墙体砖接缝密封条等承压部件,硫化后可承受10MPa以上的压力而不发生形变。
二、增强环境耐受性
通过调节硫化体系(硫磺用量0.5%-3%),可使制品获得优异的耐候性。实验表明,完全硫化的橡胶在-30℃至80℃环境中弹性保持率>95%,紫外线照射1000小时后拉伸强度仅下降8%。这对于外墙面伸缩缝材料尤为重要,能有效抵御温差形变(建筑外墙年温差可达60℃)和雨水侵蚀。
三、优化功能适配性
采用分段硫化工艺(如150℃×10min+170℃×5min),可调控材料硬度(邵氏A 50-90度)。隔震橡胶垫通过控制交联密度,使阻尼系数提升至0.15-0.25,能量吸收率提高40%。同时硫化使橡胶体积收缩率稳定在1.2%-2.5%,确保预制砖块尺寸度±0.5mm。
四、延长服役寿命
完全硫化制品的热氧老化速率降低至未硫化产品的1/3,在酸碱环境(pH3-11)中耐腐蚀性提升5倍以上。实际工程案例显示,经优化硫化的橡胶密封件使用寿命可达15-20年,比未充分硫化产品延长3倍,大幅降低建筑维护成本。
硫化工艺参数的控制(温度±2℃,时间±30s)直接影响终性能。现代建筑趋向采用微波连续硫化(效率提升4倍)和环氧化物硫化体系(VOC排放减少90%),在保证性能的同时符合绿色建筑标准。该技术突破使橡胶部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渗透率从2015年的12%提升至2023年的38%,成为新型墙体材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
上一条:墙体砖的表面光泽度有几种类型?
下一条:没有了